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丙酮酸乙酯进行微囊化研究,并建立微囊化丙酮酸乙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用喷雾干燥法对丙酮酸乙酯微囊化.检测方法为:色谱柱为Tigerkin ODS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丙酮和乙腈的混合液(V/V=3: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 mm.样品经过水溶解、超声、流动相破壁、过滤等处理之后进样检测.[结果]微囊粉末表面光滑,无塌陷无裂缝.丙酮酸乙酯浓度在0.3~1.8 m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2),回收率为98.05%,RSD=1.17%.[结论]丙酮酸乙酯微囊化方法可行,微囊化丙酮酸乙酯含量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的检测微囊中丙酮酸乙酯的含量.
推荐文章
一种丙酮酸乙酯微囊的制备方法
丙酮酸乙酯
微囊化
喷雾干燥
酵母细胞微囊化水杨酸甲酯
微囊化
干酵母
水杨酸甲酯
包埋率
离子色谱法测定黄原胶中丙酮酸含量
离子色谱
丙酮酸
黄原胶
酶法催化丙酮酸和植物甾醇合成植物甾醇酯
植物甾醇
丙酮酸
合成
植物甾醇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酮酸乙酯的微囊化与微囊中含量检测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微囊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微囊破壁 丙酮酸乙酯
年,卷(期) 2010,(3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18-20520
页数 分类号 S37
字数 27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0.3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春枝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学院 54 239 8.0 13.0
2 吴文忠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学院 28 127 7.0 8.0
4 李延志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学院 3 10 2.0 3.0
7 孙昱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学院 3 10 2.0 3.0
8 范威麟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囊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微囊破壁
丙酮酸乙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