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不同剂量的苦荞颗粒冲剂(TBPM)灌胃STZ(链脲佐菌素)造模糖尿病模型小鼠,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指标.将健康的昆明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TBPM 1号低、中、高3个剂量组与TBPM 2号中剂量组.饲养5周后,测定不同剂量TBPM对小鼠血糖、口服糖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TBPM 2号中剂量组[4.0g/(kg·d))]于给药第2、4、5周时均显示明显的降低空腹血糖作用(P<0.05,P<0.01,P<0.001).对于小鼠口服糖耐量实验,TBPM 2号中剂量组血糖曲线下面积比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TBPM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荞麦糖醇含量0.8%.TBPM 2号具有降血糖活性作用,所含荞麦糖醇是其主要物质基础.
推荐文章
杏鲍菇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杏鲍菇多糖
糖尿病小鼠
降血糖作用
灵芝粗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灵芝粗多糖
降血糖活性
糖尿病
金耳发酵液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金耳发酵液
糖尿病
小鼠
降血糖
松花苦桑粉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的作用
松花苦桑粉
耐糖量
空腹血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荞颗粒冲剂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苦荞颗粒冲剂 糖尿病模型小鼠 血糖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7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848.2011.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陕方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 64 699 15.0 23.0
2 马挺军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学院 66 391 12.0 14.0
3 贾昌喜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学院 36 244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3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荞颗粒冲剂
糖尿病模型小鼠
血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