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初,歌剧传入中国,经过几代音乐家的改良创造,如今已形成一种既有西洋歌剧特征又富含民族个性的“中国流派”。文革后,我国民族歌剧创作进入阶段性发展,分析这个时期的民族歌剧作品及其特点,并对民族歌剧的发展现状进行反思。从民族歌剧创作、政府的文化帮扶、培养大众消费习惯、对传统剧目的复排与再加工、舞台表演形式的创新等方面,为中国民族歌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承发展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推荐文章
从中国歌剧的发展看歌剧的民族化探究
中国歌剧
发展进程
民族化
从中国歌剧的发展看歌剧的民族化探究
中国歌剧
发展进程
民族化
视觉的改造——文革时期石湾陶塑人物创作研究
文革时期
石湾人物陶塑
工农兵形象
改造
形式
语言
声乐阶段性教学理念的实践反思
声乐
阶段性教学
理念
反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革后民族歌剧创作的阶段性发展及现状反思
来源期刊 学术问题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民族歌剧 通俗歌剧 民族化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J8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蓓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族歌剧
通俗歌剧
民族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术问题研究
半年刊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仰恩大学新区行政楼3楼
出版文献量(篇)
55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