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文学理论界对“文学性”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思考与三个重要文献相关:雅格布森的《现代俄国诗歌》、卡勒的《文学性》和余虹的《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的蔓延》.从对三个文本的细读中可以重构出“文学性”研究的大致谱系.经由维克多·埃里希的译介,韦勒克将“文学性”导向了三种基本“属性”或“本质”;布拉格学派及此后的结构主义将之抽象为某种“文学代码”;解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文学与建制的关系中否认其存在;英国的威德森则倾向于将之描述为可以取代“文学”概念的某种“品质”;余虹则将戴维·辛普森和乔纳森·卡勒对后现代文学研究状况的研究推衍出一个新的“文学性成分”概念.
推荐文章
文学性文本的诗意教学初探
语文教学
诗意教学
创新解读文本
以“文学性”为中心:文学理论教学的结构重建
文学理论教学
“文学性”
结构重建
阅读
批评
保持一颗浪漫的心,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学性
语文教育
文学性
文学素养
浅谈电视散文的文学性
电视散文
影像
视听语言
文学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学性:文献、谱系及相关思考
来源期刊 华中学术 学科
关键词 文学性 文学本质 文学品质 文学性成分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关键词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7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89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涛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性
文学本质
文学品质
文学性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学术
不定期
978-7-6522-4099-0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