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E-mail蠕虫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网络威胁,提出基于接触跟踪机制检测蠕虫的方法CTCBF.该方法利用"差分熵"对单个网络节点的异常连接行为进行检测,再通过异常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利用跟踪算法建立跟踪链,当跟踪链的长 度达到设定阈值时,跟踪链上的可疑节点被确认为感染节点.针对阈值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动态阈值方法,根据不同的网络感染等级自适应调整阈值大小.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蠕虫的传播行为,同时为未知蠕虫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推荐文章
基于Bro的蠕虫检测系统设计及实现
蠕虫检测
Bro
第一次连接
重尾特性
面向内网的网络蠕虫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网络蠕虫
网络安全
检测技术
误用检测
异常检测
基于FPGA的硬件蠕虫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蠕虫检测
数据包统计
FPGA
嵌入网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接触跟踪机制实现Email蠕虫的检测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接触跟踪链 检测 E-mail蠕虫 仿真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439
页数 分类号 TP393.08
字数 4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孝平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177 1223 18.0 25.0
2 黄智勇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2 76 5.0 8.0
3 石幸利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20 119 5.0 10.0
4 周建林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6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触跟踪链
检测
E-mail蠕虫
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