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8口23.2 m2的池中,于水温12.5~17.7℃、盐度30的传统养殖模式下,研究饲料中定量添加Tαl螺旋藻喂养鲍苗的培育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投放壳长(3.68±0.04)mm和(3.66±0.07)mm,密度(5 755±429)粒·m-2和(5 733±169)粒·m-2的鲍苗,经过133 d的养殖,鲍壳长、成活率、日增长分别达到(15.65±0.19)mm和(15.08±0.63)mm、(93.57±0.68)%和(89.25±2.48)%、(90.04±1.49)μm·d-1和(85.81±4.48)μm·d-1.结果表明:添加Tαl螺旋藻培苗,可显著提高鲍苗培育成活率(P<0.05),促进鲍苗的生长(P>0.05);且壳色泽好、规格较整齐.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鲍苗体内的胸腺素α1含量也表明,添加Tαl螺旋藻能明显提高鲍苗体内的胸腺素α1含量(P<0.05).
推荐文章
鲜活螺旋藻臭氧杀菌效果研究
鲜活螺旋藻
臭氧
杀菌
细胞结构
盐泽螺旋藻培养用于染料脱色
生物染料
盐泽螺旋藻
生长
脱色率
螺旋藻藻胆蛋白研究与应用
螺旋藻
藻胆蛋白
研究
应用
螺旋藻培养研究进展
螺旋藻
培养
营养物质
外界环境条件
光生物反应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αl螺旋藻培育鲍苗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Tαl螺旋藻 鲍苗 培育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2
页数 分类号 S963
字数 31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11.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传明 12 20 3.0 3.0
2 章军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5 265 10.0 14.0
3 叶翚 8 8 2.0 2.0
4 郑升阳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αl螺旋藻
鲍苗
培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