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内毒素(LPS)刺激下中华鳖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1:选择健康、均重为(332.35±13.75)g的中华鳖成鳖72只,随机分成4组(A~D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A、B组饲喂基础饲料,C、D组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GLN的饲料,并于试验第8天给予B、C组腹腔注射LPS 500μg/kg BW.分别于注射后的第4、11和25天取样,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溶茵酶(LSZ)活性以及肠黏液类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试验2:选择健康、均重为(101.92±17.53)g的中华鳖幼鳖72只,随机分成4组(E~H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E、F组饲喂基础饲料,G、H组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GLN的饲料,并分别于第8天和第51天给予F、G组腹腔注射LPS 1 000μg/kg BW.于试验第95天取样,检测各组鳖的肠道和肝脏组织结构、相对生长率、饲料系数、裙边比、体脂比以及肌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组血浆IgM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4 d<0.01);D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极显著升高(P4 d<0.01,P11 d<0.01,P25 d<0.01),而B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降低(P4 d<0.05,P11 d<0.05).C组肠黏液类SIgA水平显著高于A、B组(P11 d<0.05,P25 d<0.05),D组肠黏液类SIgA水平极显著高于A、B组(P11d<0.01,P25 d<0.01).与E组相比,F组肝细胞萎缩变形,回肠绒毛萎缩(P<0.01),G、H组回肠绒毛密度增大.此外,F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EF<0.05,PGF<0.05,PHF<0.01);H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E、G组(P<0.05);G、H组的体脂比显著低于E、F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补充GLN能缓解LPS刺激下中华鳖血浆IgM含量的上升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并对肠道类SIgA的分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饲料中补充GLN能缓解LPS刺激下中华鳖生产性能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