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浸入沉积的方法在硅纳米线上修饰了金纳米颗粒,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分析(XRF)对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硅纳米线电极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修饰后的硅纳米线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阳极溶出法检测水中痕量铅和铜,考察pH值、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对溶出峰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实验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铅Pb2+和铜Cu2+的灵敏度分别为0.649μA/(μg.L-1)和0.177μA/(μg.L-1).检测极限达到0.26μg.L-1和0.67μg.L-1.峰电流与离子浓度在质量浓度25~200μg.L-1的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推荐文章
Au纳米粒子修饰金电极测定痕量铜
Au纳米粒子
自组装
阳极溶出伏安法
铜测定
铋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痕量铅、镉、锌
铋膜电极
电位溶出法
石墨烯-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铅(Ⅱ)的测定
电沉积
石墨烯-纳米金复合材料
阳极溶出伏安
痕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金修饰硅纳米线电极阳极溶出法测定痕量铅、铜
来源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硅纳米线电极 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金纳米粒子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 生物与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6
页数 分类号 O657.1
字数 29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340.2011.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健 华东师范大学电子工程系 88 357 8.0 15.0
2 侯慧娜 华东师范大学电子工程系 1 1 1.0 1.0
3 沈国荣 4 2 1.0 1.0
4 徐胡华 华东师范大学电子工程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纳米线电极
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金纳米粒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2340
32-1755/N
大16开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