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袋栽平菇2潮后菌棒失水干缩,能否补水成为限制出菇的主要因子.脱袋覆土成了补水兼顾补养的优良措施,方法主要有畦式覆土法和泥菌墙法,为了弄清两者优劣以便更好地指导平菇生产,特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畦式覆土法更易于补水、补养,不仅管理方便,而且出菇潮次多、转潮快、出菇商品性高、生物转化率大.相比之下,泥菌墙法在补水、补养上不易使上下层均匀,在上层已显缺水时,下层还在水渍状态,且平菇易污染泥水而导致品质下降.另外,泥菌墙法中平菇转潮慢,生物转化率小,容易积温.平菇2潮后菌棒畦式覆土栽培法是获得高产的优选措施.
推荐文章
菌粮复种畦栽平菇播种期的研究
菌粮复种
平菇
播种时期
平菇全氧发菌与传统发菌的比较试验
平菇
纳米供氧膜
全氧发菌
发菌速度
袋栽金针菇2潮后脱袋增产技术研究
袋栽金针菇
脱袋
盖膜
栽培技术
7个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秀珍菇
高温平菇
生长势
生物学效率
品比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平菇2潮后菌棒畦式覆土法和菌墙法效果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袋栽平菇 两潮后菌棒 畦式覆土法 泥菌墙法 比较研究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
页数 分类号 S646.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310.2011.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可章 阜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7 114 6.0 8.0
2 陈灵 12 50 4.0 6.0
3 蔡健 阜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49 284 9.0 15.0
4 刘生杰 阜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6 183 9.0 12.0
5 李焰焰 阜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53 429 12.0 18.0
6 张振 5 29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袋栽平菇
两潮后菌棒
畦式覆土法
泥菌墙法
比较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