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CRT-D)植入过程中左心室导线的植入体会.方法:对51例CRT或CRT-D植入患者左心室导线的植入方法进行分析,对导引鞘深插技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初步探讨.结果:51例中经心内膜成功植入左心室导线48例(94.12%),采用常规方法(导引鞘引导下直接或单导丝引导下)植入37例(77.08%),导引鞘深插技术植入9例(18.75%),双导丝引导及保留导丝技术植入各1例;失败3例(5.88%),因冠状静脉窦开口异常、靶静脉分支呈锐角及靶血管纤细伴局部狭窄植入失败各1例.结论:在左心室导线植入过程中,充分利用导引鞘深插、双导丝等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等相关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推荐文章
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疗法
综述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膈神经刺激
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因素和对策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充血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心室导线的植入体会
来源期刊 温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左心室导线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5
页数 分类号 R541.7
字数 5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138.2011.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嘉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38 119 6.0 9.0
2 林加锋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95 289 9.0 12.0
3 杨鹏麟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129 838 11.0 24.0
4 季亢挺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63 272 9.0 13.0
5 陈小锋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17 8 1.0 2.0
6 黄晓芳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17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左心室导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5-9400
33-1386/R
大16开
浙江温州市高教园区
32-11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