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用于创伤性脑水肿活体实时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以NIRS实时监测静脉注入脱水剂后脑组织优化散射系数(μs)的变化情况.结果:脑组织受到创伤后水肿即开始发生,μs值呈抛物线形上升,但伤侧水肿的程度和速度明显大于健侧,1 h后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脱水剂后μs值呈U形变化,先迅速降低,达到并维持一个平台期2.5~3.0 h,然后逐渐回升,于注射后4.5~5.5 h回复到注射前水平;相同渗透浓度的高渗盐水与甘露醇相比,起效更快,发挥最大效用所需要的时间更短,维持时间更长.结论:μs是监测创伤性脑水肿的良好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脑组织水肿程度以及脱水剂的作用效果.NIRS可以用于创伤性脑水肿的实时监测.
推荐文章
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颅脑创伤
创伤性脑水肿
发病机制
治疗
AQP4与创伤性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颅脑创伤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4
炎症因子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原料肉掺假的可行性研究
近红外
原料肉
掺假肉
Fisher两类判别法
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监测创伤性脑水肿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实时监测 创伤性脑水肿 优化散射系数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3-706
页数 分类号 R318|R-33
字数 29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264.2011.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天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 65 267 9.0 11.0
2 钱志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79 706 12.0 16.0
3 何亮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0 85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红外光谱
实时监测
创伤性脑水肿
优化散射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264
32-1647/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265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