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根据调整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建设1.6万千米以上的客运专线,而位于中西部山区的高速铁路需修建大量的桥隧工程,且大多桥隧相连、成群分布,高速列车运行对安全度要求极高,乘客舒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当两隧道间因地形条件及线路走向限制,明线间隔距离很短时,有必要对是否在桥上部设置连接防护结构及其结构型式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运营安全和提高乘客舒适度.研究结论:(1)两隧道洞口间距大于250 m时可将隧道看成独立隧道.小于250 m时,单列车通过隧道群中的每一座隧道时引起的车内压力波动相互间有影响,之间加设连接结构可降低车内3 s内最大压力变化值,有利于改善车内舒适度环境,可缓解列车频繁进出隧道,“黑洞”和“白洞”效应引起的乘客视觉疲劳问题.(2)隧道洞口坡面陡峻,存在危岩落石危害时,在采取坡面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设置连接防护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小粒径落石对运营安全的威胁.(3)连接防护结构采用柔性防护网钢结构,具有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优点,在进行落石冲击试验后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策略研究
高速铁路
隧道施工
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
隧道施工
风险控制与管理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要点分析与阐述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
风险管理
要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间桥隧连接结构探讨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群 桥隧连接 防护结构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隧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7,85
页数 分类号 U25
字数 3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11.08.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剑 3 3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铁路
隧道群
桥隧连接
防护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