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我第一次实在地接触到中国内地,我发现它首先是一种说话的方式。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刚由台湾回到香港,对彼岸的好奇如饥似渴,所以大量阅读大陆出版的报刊杂志,在收音机中仔细调频以便对准那些说普通话的频道,并且在有机会到大陆旅行的时候盯着电视机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
推荐文章
徽州民间婚嫁仪式的程式和仪式音乐的形态研究
徽州
民间婚嫁仪式
程式
音乐形态
探析电子红包的去仪式化与再仪式化——以微信为例
电子红包
去仪式化
再仪式化
互动仪式链
小学少先队仪式教育审美化
小学少先队
仪式教育
审美化
可行性
实施建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仪式语言
来源期刊 上海采风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语言 仪式 中央电视台 中国内地 八十年代 报刊杂志 新闻报道 普通话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乱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3
页数 分类号 G229.24
字数 26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文道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言
仪式
中央电视台
中国内地
八十年代
报刊杂志
新闻报道
普通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采风
双月刊
1005-8842
31-1935/I
16开
上海延安西路200号
4-486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