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PLASIMO程序模拟了入口处Ar流速对多级弧放电产生的非热平衡Ar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从入口处到出口处,沿中心轴线,压强逐渐降低,电子平均能量基本保持不变.当流速一定时,从器壁到中心轴线处,电子数密度呈增大趋势;从入口处到出口处,电子数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流速分别为50,100,150和200cm3/s时,电子数密度最大值分别为10.13×1021,16.31×1021,18.98×1021和2633×1021m-3;随着流速的增大,其电子数密度逐渐增大.当流速一定时,从器壁到中心轴线处,电子温度逐渐增大;从入口处到出口处,电子温度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并在中心轴线处距入口55~60mm有最大值,当流速分别为50,100,150和200cm3/s时,其最大值分别为1.299,1.234,1.157和1.132eV;由于入口处和器壁处的电子温度都为0517eV,所以随着Ar流速的增大,其电子温度逐渐减小.当Ar流速一定时,从器壁到中心轴线处,离子温度逐渐增大;从入口处到出口处,离子温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中心轴线距入口20~30mm离子温度取得最大值,当流速分别为50,100,150和200cm3/s时,离子温度最大值分别为0.8156,090702,0.9752和1.014eV.随入口处流速的增大,电弧腔体内的离子温度逐渐增大.
推荐文章
远程Ar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改性
远程等离子体
Ar
表面改性
聚四氟乙烯(PTFE)
煤在H2 /Ar等离子体热解过程中硫转化的研究
等离子体
加氢热解
脱硫
Ar-Fe混合气氛下电弧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
温度场
等离子体
铁蒸汽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的实验研究
等离子体
单探针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r流速对多级弧放电装置中Ar等离子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流体 多级弧放电 氩等离子体特性 流速 电子温度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ICF与激光等离子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8-3344
页数 分类号 O531|O539
字数 37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HPLPB20112312.33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鹏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9 692 14.0 20.0
2 吕晓丹 贵州大学理学院 15 59 4.0 7.0
3 孙伟中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7 1.0 2.0
4 张浚源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8 1.0 2.0
5 贺平逆 贵州大学理学院 7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体
多级弧放电
氩等离子体特性
流速
电子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