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制备新型艾叶挥发油明胶微球,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形态学性质和载药性进行研究,以增加艾叶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其药物疗效.实验中以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明胶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用不同复合凝聚剂制备微球,并通过考察微球粒径及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微球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采用复合凝聚剂所制备的艾叶挥发油明胶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23.25 μm,平均载药量(质量分数)为8.52%,药物包封率为29.35%,重现性较好;优选制备工艺所得微球具有较强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工艺具有可行性.
推荐文章
艾叶挥发油致小鼠急性肝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艾叶挥发油
小鼠
急性肝毒性
氧化应激
艾叶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艾叶挥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
正交设计法分析储存条件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艾叶
挥发油
储存条件
提取率
香气质量
GC-MS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叶挥发油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艾叶 挥发油 明胶微球 正交试验设计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9-2244
页数 分类号 TQ460.6
字数 49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詹国平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4 282 10.0 14.0
2 郝丽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2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叶
挥发油
明胶微球
正交试验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