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磨沟位于茂县和汶川交界处,紧邻岷江,根据现场调查,对比分析了水磨沟的震前震后的物源量,并计算了不同频率下泥石流的容重、流量、冲出量等动力学参数.采用岷江上游泥石流堵河可能性的经验判别公式对水磨沟泥石流堵江可能性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暴雨频率下,泥石流的性质为稀性—黏性,容重为1.73~2.13 t/m3,规模属中—大型.通过计算和分析,水磨沟泥石流在区域性降雨条件和局地暴雨条件下,有可能严重堵塞岷江.根据水磨沟泥石流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需要,以及被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提出了减灾对策.
推荐文章
溪洛渡坝区下游癞子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堵江可能性分析
溪洛渡大坝
癞子沟
泥石流
堵江
金沙江
汶川县磨子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堵江机理分析
基本特征
形成机制
流量
堵江
磨子沟泥石流
扎木弄沟滑坡型泥石流物源及堵河溃坝可能性分析
滑坡型泥石流
堵河数值模拟
扎木弄沟
西藏波密县易贡乡
川藏铁路
震后都汶公路沿线泥石流沟堵江危险性评估
泥石流堵江
临界值
泥石流
危险性评估
都汶公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磨沟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堵江可能性分析
来源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支沟 岷江 经验判别公式 暴雨频率 减灾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0,135
页数 分类号 P642
字数 67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01.2011.06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鸣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8 372 12.0 18.0
2 赵学宏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5 61 3.0 5.0
3 黄翔超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8 22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
支沟
岷江
经验判别公式
暴雨频率
减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双月刊
1672-1683
13-1334/TV
石家庄市泰华街3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6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