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MATLAB建立沉积物(生物膜)主要活性组分(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和有机质)吸附Cu/Zn过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训练集均方差、训练集偏差、验证集均方差和测试集偏差分别为0.002 2(0.001 5),1.542 9×10-6(2.648 4×10-6),0.087 1(0.069 2)和0.018 7(0.035 7).所建模型能够反映沉积物(生物膜)主要活性组分含量梯度变化时吸附Cu/Zn的规律,并且初步揭示了沉积物(生物膜)主要活性组分吸附Cu/Zn时的交互作用.沉积物(生物膜)组分含量变化与其吸附Cu/Zn的能力呈显著反比关系时,交互作用的影响度最大为1 420.30%/54.30%(沉积物)和79.27%/703.31%(生物膜).沉积物(生物膜)吸附Cu/Zn时,与对应原样相比交互作用的促进作用影响度最大为386.14%/30.08%(沉积物)和66.17%/47.92%(生物膜).
推荐文章
沉积物和生物膜吸附阿特拉津的灰色关联分析
表层沉积物
生物膜
重金属
阿特拉津
灰色关联度
复合污染
交互作用
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及其各组分对自然水体中Cu,Zn的富集
表层沉积物
生物膜
选择性萃取
重金属
富集能力
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多元复合体系中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规律
复合污染
阿特拉津
沉积物
中心复合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沉积物及其主要组分吸附双酚A的影响
双酚A
表层沉积物
生物膜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吸附
选择性萃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沉积物(生物膜)主要活性组分吸附Cu和Zn的交互作用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吸附 BP神经网络 交互作用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6-352
页数 分类号 X132
字数 39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鱼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院 99 1441 22.0 32.0
3 王晓丽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66 605 13.0 21.0
6 高茜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院 13 46 4.0 6.0
7 郭倩倩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院 2 1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积物
重金属
吸附
BP神经网络
交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1671-5489
22-1340/O
大16开
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
12-1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4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