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某98.93 m高层结构自身特点设计了三种减振控制方案,即方案一将阻尼器布置在结构顶部的21层~26层;方案二将阻尼器布置在结构中部12层~14层;方案三将阻尼器布置在结构下部3层4层,并以所模拟的脉动风荷载时程及所选地震波作为动力荷载输入,对结构进行各方案下的风振和地震反应控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方案下风振与地震输入能量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耗散而衰减结构的风振与地震反应.在结构的风振控制方面,方案二对结构顶层加速度和侧移的最大控制效果分别达43%和44%,其总体控制效果稍优于方案一,显著优于方案三;在结构的地震控制方面,方案一与方案二对结构顶层侧移的控制效果相当,均在10%左右,方案三控制效果最小.对同时考虑风振与地震反应的高层结构控制设计,建议尽量将减振装置设置在结构的中上部楼层,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控制效果.
推荐文章
大连市某高层建筑风振和地震反应的主动质量阻尼(AMD)控制分析与设计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AMD控制
参数优化
风振控制
地震反应控制
扭转耦联振动
银川某高层住宅隔震设计与分析
隔震设计
非线性时程分析
隔震层位移
某高层结构抗震超限分析与设计
超限高层
抗震加强措施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楼板应力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高层结构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层结构 粘滞阻尼器 振动控制 风振反应 地震反应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29
页数 分类号 TU973+.31|TU973+.32
字数 56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35.2011.04.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云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72 3830 32.0 49.0
2 汪大洋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68 286 7.0 15.0
3 陈小兵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32 1.0 3.0
4 陈常清 7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层结构
粘滞阻尼器
振动控制
风振反应
地震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4504
相关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std.nankai.edu.cn/kyjh-bsd/1.htm
项目类型:面上课题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