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透视阴影图算法中,物体被非线性比例导致愈加明显的自阴影或表面波纹现象,提出一种基于GPU的实时反走样透视阴影图改进算法.该算法结合透视阴影图算法以及D.Weiskopf的dual depth layers算法,通过采用GPU深度剥离技术采样场景的双层深度值信息,并引入自适应偏移量Zbias来计算场景的深度偏移量.该算法采用C语言实现,同时使用GPU顶点渲染器和像素渲染器编程有效避免程序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较好解决了透视阴影图的自阴影问题,提高了渲染阴影质量.
推荐文章
一种快速高效的反走样算法
图形图像处理
反走样
边缘检测
亚像素覆盖率
实时绘制中的阴影贴图反走样算法研究
实时绘制
阴影贴图
反走样
空间平行分割
基于阴影映射的实时软阴影算法及实现
阴影映射
阴影映射图
软阴影
实时渲染
一种新的实时阴影渲染算法
阴影渲染
阴影图
阴影体
实时渲染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进的实时反走样透视阴影图算法及实现
来源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阴影图 深度偏移 反走样 可编程图形硬件 深度剥离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多媒体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5-3437,3469
页数 分类号 TP391.41
字数 3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婷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5 50 4.0 5.0
5 程亚奇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3 76 4.0 8.0
6 张延军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影图
深度偏移
反走样
可编程图形硬件
深度剥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月刊
1000-7024
11-1775/TP
大16开
北京142信箱37分箱
82-42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18
总下载数(次)
4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