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学生参加国际奥赛,几乎年年获奖,稳夺金牌,而诺贝尔奖作为个人和国家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北美和欧洲占了95%,在我国至今尚无人问鼎,难道是中华子孙的“基因”不行吗?而海外华人有6人获此殊荣,他们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他们都与1949年以后的中国内地教育没有关系。杨振宁、李政道是1949年以前在中国内地受的教育,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是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受的教育,崔琦是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受的教育。是中华子孙“基因”不行吗?2001年美国小诺贝尔奖华裔学生占20%(教过的老师都获奖),让人刮目相看。为什么我们“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
推荐文章
奥地利英才教育的架构及启示
奥地利教育
外国教育
英才教育
支持体系
教育架构
教育政策
中学生英才计划的"进阶式培养"模式
化学
中学生英才计划
进阶式培养模式
创新型后备人才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
老师
爱心
学习
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英才应该怎样培养
来源期刊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中国内地 培养 诺贝尔奖 海外华人 中国香港 杨振宁 李政道 丁肇中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O4-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祖英 9 0 0.0 0.0
2 袁仁超 1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内地
培养
诺贝尔奖
海外华人
中国香港
杨振宁
李政道
丁肇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界:教师培训
月刊
1674-9510
45-1376/G4
广西南宁市望西路13号
48-350
出版文献量(篇)
13154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