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辩护律师作用,现行法的质量标准是“客观性辩护”,而更高的要求是“有效性辩护”.以D县为个案的考察发现,就律师辩护而言,存在一种笔者称为“作用分离”的现象,包括过程作用分离、结果作用分离以及客观表现与主观评价的作用分离.这是一种弱作用状态上的“作用分离”.从制度层面,这一现象主要与辩护权配置不均衡、“权力—权利”关系构造的压制性有直接关系.只有按照权利化思路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之后,律师辩护的“作用分离”现象才可能缓解,有效性辩护方可期待.
推荐文章
论辩护律师保密制度
刑事诉讼
辩护律师
保密制度
职业伦理
论人权司法保障视域下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人权司法保障
刑事案件
律师辩护全覆盖
浅议刑事辩护制度
辩护人
辩护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关于辩护人阅卷权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刑诉法
辩护人阅卷权
问题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辩护律师作用实证研究——以D县为个案
来源期刊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学科
关键词 辩护律师 客观性辩护 有效性辩护 作用分离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诉讼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205
页数 23页 分类号
字数 146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静华 四川大学法学院 63 1448 16.0 3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辩护律师
客观性辩护
有效性辩护
作用分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半年刊
978-7-5118-4652-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