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确立表明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尊重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而该原则所透射出来的理念已经触及到了司法实践的诸多方面,以检察工作为例,它涉及到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诉讼模式的改变、自侦模式的改变等方面.作为法律实践者,应在正确解读该原则立法本意的同时,以理性的态度,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合理路径.
推荐文章
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几个问题
强迫职工劳动罪
构成标准
交叉关系
相伴犯罪
试论刑法中的强迫职工劳动罪
强迫职工劳动罪
客体
主体
立法完善
有限理性视角下患者信任度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有限理性
患者信任
理论模型
试论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
犯罪构成
界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理性视角下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来源期刊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强迫 自证 刑事诉讼 沉默权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法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D92
字数 103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立志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迫
自证
刑事诉讼
沉默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双月刊
1671-1157
64-1044/D
大16开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721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5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