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大肠杆菌K-12的酸性磷酸酶(AphA)完整基因和去信号肽基因分别克隆到pET-28a(+)栽体上,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中.经诱导检测,重组菌均能表达出高活性的可溶性酶蛋白,去信号肽表达更稳定.对重组菌的活性研究表明,相对于野生菌,重组菌酶活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以pNPP、肌苷为底物进行磷酸转移催化反应,在pH4.0-6.0、反应温度37℃条件下,约有30%的肌苷可转化为IMP,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所形成的IMP又被该酶降解,向反应液中加入EDTA即可明显抑制酶的水解活性,减缓IMP的降解速率.
推荐文章
产气肠杆菌磷酸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特性
产气肠杆菌
酸性磷酸酶
克隆
5′-肌苷酸
低分子量紫色酸性磷酸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紫色酸性磷酸酶
融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苹果紫色酸性磷酸酶相关基因MdPAP10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苹果
紫色酸性磷酸酶
MdPAP10
表达分析
功能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肠杆菌酸性磷酸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应用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酸性磷酸酶 IMP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5
页数 分类号 Q933
字数 50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伶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4 227 9.0 14.0
2 丁庆豹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7 217 10.0 14.0
3 黄莹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 136 3.0 7.0
4 魏晓琨 5 13 2.0 3.0
5 许彦梅 3 3 1.0 1.0
6 张春艳 3 3 1.0 1.0
7 王玥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肠杆菌
酸性磷酸酶
IM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报
月刊
1002-5464
11-2396/Q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18-9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3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