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隋初“开皇乐议”中郑译所说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解读.1.究竟“几声(二声、三声、声声)乖应”?笔者认为“二声乖应”最妥,因为郑译等人尊奉“正声音阶”而贬抑下徵音阶,前者第四级音为变徵,后者为清角,故曰“二声乖应”;2.苏祗婆音阶问题:按今通用唱名,龟兹音阶实为一自然七声音阶之Sol调式音阶,而郑译出于错误的音乐理念,将根本不是龟兹音阶、而与“正声音阶”“冥若合符”的一组音(Fa、Sol、La、Si、Do、Re、Mi),充为龟兹音阶译介过来,藉以“校正”乐府所用的下徵音阶;3.“八音之乐”问题:“八音之乐”即“八风”(八声音列)之乐,系由仲吕宫下徵音阶与黄钟宫下徵音阶综合而成的八声音列,用以打通两调域阀而获得更大的空间和表现力.其第八音因在应钟律位,故称“应声”.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解读“开皇乐议”中的几个谜团
来源期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开皇乐议 二声乖应 苏祗婆音阶 八音之乐 应声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音乐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5
页数 分类号 J609.2
字数 98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2530.2012.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荣坤 17 4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开皇乐议
二声乖应
苏祗婆音阶
八音之乐
应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
1008-2530
12-1280/J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十四经9号
6-4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0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