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作为单体,采用非水乳液体系,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制备聚酰亚胺微球.本文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对聚酰亚胺热性能以及球形形貌、粒径大小的影响.通过红外分析(IR)、热重(TGA)、示差扫描(DSC)、电镜(SEM)、粒度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当纳米SiO2的加入量为0.2g时,此时改性后的聚酰亚胺微球球形形貌良好,粒子表面光滑,呈单分散性,粒径为28.4μm,且失重率为5%时,其在氧气气氛下分解温度高达508℃,呈现高耐热性.
推荐文章
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的研究
超声机械共混
纳米二氧化硅
聚酰亚胺薄膜
耐电晕性
氨基化二氧化硅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二氧化硅
制备
有机化合物
氨基化荧光微球
不对称罗丹明衍生物
二氧化硅微球的可控制备研究
二氧化硅
微球
St(o)ber法
无机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酰亚胺微球掺杂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期刊 化工中间体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微球 二氧化硅 非水乳液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33.2
字数 1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佩彤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与山西省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2 刘妙青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与山西省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34 100 6.0 8.0
3 李慧敏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与山西省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酰亚胺
微球
二氧化硅
非水乳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化工研究
半月刊
1672-8114
10-1435/TQ
大16开
北京市
80-329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03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128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