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绝缘材料       
摘要:
在聚酰胺酸的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水解原位产生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薄膜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和体积电阻率随二氧化硅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含量在10~15%之间,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和体积电阻率达到最大值并与纯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提高;二氧化硅含量进一步增加性能下降并比纯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有所下降,加入偶联剂能在适当提高二氧化硅含量下提高薄膜的性能.
推荐文章
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的研究
超声机械共混
纳米二氧化硅
聚酰亚胺薄膜
耐电晕性
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研究
聚酰亚胺
SiO2
复合
溶胶-凝胶法
聚酰亚胺/介孔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
MCM-41
复合薄膜
低介电常数
电气强度
电阻率
影响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薄膜聚集态结构的因素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
偶联剂
水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结构和电学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绝缘材料 学科
关键词 聚酰亚胺薄膜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215.3|TQ323.7|O48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239.2004.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勇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0 539 13.0 18.0
2 张明艳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5 507 13.0 18.0
3 雷清泉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3 1178 20.0 30.0
4 吴宝华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6 215 9.0 12.0
5 衷敬和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105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酰亚胺薄膜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绝缘材料
月刊
1009-9239
45-1287/TM
大16开
196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59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