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绝缘材料       
摘要: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无机前驱体制取二氧化硅,并合成了二氧化硅改性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利用美国Agilent4294A型精密介电频潜仪测定材料的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用自制的耐电晕测试设备测试了耐电晕时间,采用CS2674C配套耐压测试仪测试了其介电强度,以及漆膜附着力.结果表明,随着无机二氧化硅掺杂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都呈上升趋势,介电强度均高于有机硅浸渍漆标准(JB/T 3078-1999);当二氧化硅掺杂4%时,耐电晕时间为36.8 h,是掺杂前的7.3倍,附着力良好,为一级.
推荐文章
聚酰亚胺/介孔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
MCM-41
复合薄膜
低介电常数
电气强度
电阻率
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的研究
超声机械共混
纳米二氧化硅
聚酰亚胺薄膜
耐电晕性
二氧化硅掺杂钛酸锶钡陶瓷的介电性能与电卡效应
钛酸锶钡陶瓷
二氧化硅
介电性能
电卡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硅改性热固性聚酰亚胺介电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绝缘材料 学科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热固性聚酰亚胺 介电性能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性能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215.1|TM201.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239.2009.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宇飞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0 149 7.0 9.0
2 范勇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0 539 13.0 18.0
3 李世霞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9 2.0 2.0
4 白孟瑶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9 2.0 2.0
5 李芳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硅
热固性聚酰亚胺
介电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绝缘材料
月刊
1009-9239
45-1287/TM
大16开
196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5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