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研究普罗布考片的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2010年10月-11月,24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普罗布考片0.5 g,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普罗布考的经时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受试者单次口服普罗布考片,达峰时间为(11.50±6.66)h,峰浓度为(2 894.72±1 320.53)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0-t为(238 876.96±131 873.67)ng/mL·h,AUC0-∞为(259 989.08±146 112.88)ng/mL·h,半衰期为(278.52±164.72)h.结论 普罗布考片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单次口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推荐文章
盐酸托烷司琼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盐酸托烷司琼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泛昔洛韦缓释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特征分析
泛昔洛韦
缓释胶囊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对生物利用度
苦参素软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苦参素
氧化苦参碱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石杉碱甲缓释片多剂量给药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石杉碱甲
药代动力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罗布考片单次口服给药的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普罗布考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临床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5-9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颖 100 282 9.0 13.0
2 苗佳 38 124 7.0 10.0
3 秦永平 76 245 9.0 12.0
4 南峰 49 115 6.0 8.0
5 向瑾 42 72 5.0 7.0
6 余勤 98 324 10.0 13.0
7 梁茂植 90 314 10.0 13.0
8 徐楠 23 137 5.0 11.0
9 沈奇 16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罗布考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