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舌侧矫治器对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和牙周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收集成年正畸治疗患者55例资料,28例使用颊侧矫治器作为对照组,27例使用舌侧矫治器作为试验组,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记录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PCR检测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tans,Aa)、福赛斯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3种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结果 治疗6个月试验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分别为2.36±0.71、2.05±0.49、(3.43±0.56)mm,对照组分别为1.86±0.44、1.67±0.25、(2.87±0.74)m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g、Aa检出率分别为37.0%和22.2%,对照组的Pg、Aa检出率分别为14.3%和10.7%,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舌侧矫治器,较颊侧矫治器,对牙周临床指标影响更大,可造成更多的牙周致病菌聚集.
推荐文章
芒果甙对牙周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芒果甙
牙周致病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
牙周炎
巨细胞病毒
疱疹病毒4型,人
聚合酶链反应
早产低体重儿与母亲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关系
牙周炎
孕妇
婴儿,出生时低体重
唾液
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舌侧矫治器对牙周致病菌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牙病防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舌侧矫治器 牙周致病菌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6
页数 分类号 R78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行懿 卫生部北京医院口腔科 12 62 5.0 7.0
2 刘聪 卫生部北京医院口腔科 15 106 5.0 9.0
3 杨泓 卫生部北京医院口腔科 14 87 6.0 8.0
4 胡继红 7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舌侧矫治器
牙周致病菌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疾病防治
月刊
2096-1456
44-1724/R
大16开
广州市江南大道南366号
46-22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