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推导两个微凸体之间互相作用的法向接触静弹性刚度.使用改进分形几何理论给出结合部的总法向接触静弹性条件刚度、总条件载荷的解析解.根据文献[10]的机床结合部法向变形量压应力的经验幂律关系形式,推导界面静弹性刚度、总载荷的表达式.工程粗糙表面的算例表明,总法向刚度载荷曲线与文献[10]的实验结论基本一致.改进分形几何理论为深入研究分形和提取结合部参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文章
应用改进分形几何理论的结合部切向刚度模型
结合部
分形理论
切向接触刚度
表面轮廓分形维数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接触面切向刚度分形模型研究
分形理论
Hertz接触理论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
切向刚度
数值仿真
结合面法向动态参数的分形模型
结合面
动态参数
接触刚度
接触阻尼
分形模型
结合面切向接触等效黏性阻尼分形模型
机械结构
结合面
切向接触阻尼
损耗因子
分形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定接触界面法向静弹性刚度的改进弹簧分形模型
来源期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固定接触界面 静弹性刚度 表面微观形貌 改进分形几何理论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机电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113.1
字数 42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红玲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65 558 14.0 21.0
2 朱大林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96 793 16.0 22.0
3 田红亮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94 720 15.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0)
二级引证文献  (229)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7(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8(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固定接触界面
静弹性刚度
表面微观形貌
改进分形几何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948X
42-1735/TV
大16开
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1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