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 methylprednisolone,MP)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效果及时效关系.方法 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6个MP治疗组.后7组制作视神经损伤模型,6个MP治疗组分别在伤后2h、4h、6h、8h、12 h、24 h应用MP治疗,首次30.0 mg·kg-1尾静脉注射,以后按5.4 mg·kg-1·h-1给药,直至伤后48 h.伤后4d、7d和14 d:光镜下观察各组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计数、观察F-VEP波形变化.结果 与损伤对照组比较,伤后6h、24h应用MP治疗组伤后4d、7d、14d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病理损害均较轻;伤后2h、4h、6h、8h、12 h应用MP治疗组伤后4d、7d和14 d RGC计数分别为28.87±1.23、25.54±2.62、21.37±2.30,28.60±1.46、24.60±1.84、20.60±2.31,27.34±1.41、25.34±1.80、20.50±1.93,27.40±1.47、22.07±1.34、16.82±1.11,27.64±1.59、22.16±1.02、16.77±1.20,均显著高于损伤对照组(25.14±1.42、19.14±1.43、12.14±1.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伤后24h应用MP治疗组伤后4d和7 d RGC计数为25.16±1.14、19.20±1.07,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4 d(14.21±1.13)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h、4h、6h、8h和12 h应用MP治疗组伤后4d、7d和14dP波潜伏期延迟和波幅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伤后2h、4h和6h应用MP治疗组伤后7d和14 d与伤后8h、12 h、24 h应用MP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12h内开始给予MP冲击治疗,可以明显减轻视神经损伤程度和促进恢复,6h内开始治疗效果更好,24h仍有效.
推荐文章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球后视神经炎
甲泼尼龙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效果分析
视神经脊髓炎
甲泼尼龙
Barthel指数
副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效果及时效关系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甲泼尼龙 时效关系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3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9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豫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09 636 14.0 20.0
2 赵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神经损伤
甲泼尼龙
时效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