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浒苔挥发性苦味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电子鼻检测未加热及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处理的浒苔样品主成分,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对未加热,95、150℃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90℃开始,浒苔变苦,电子鼻信号变强.随着温度的升高,苦味物质5-甲基-2糠醛相对含量增加并产生新的苦味物质—5-壬胺、甲基-吡嗪、糠醛和N-(4-甲苯基)-苄胺.结论:温度升高使苦味物质5-甲基-2糠醛相对含量的增加.5-壬胺、甲基-吡嗪、糠醛和N-(4-甲苯基)-苄胺的产生是浒苔苦味产生及增强的原因.
推荐文章
条浒苔和缘管浒苔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比较
条浒苔
缘管浒苔
镉胁迫
生长
叶绿素荧光参数
评价指标
浒苔的利用和研究进展
浒苔
研究进展
综合利用
浒苔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浒苔
遥感监测
解译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质联用和电子鼻对浒苔苦味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浒苔 苦味 气-质联用 顶空固相微萃取 电子鼻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安全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15
页数 分类号 TS2
字数 2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848.2012.07.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秀榕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233 2778 25.0 38.0
2 徐嘉杰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10 89 6.0 9.0
3 张丽媛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4 48 3.0 4.0
4 禹海文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4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浒苔
苦味
气-质联用
顶空固相微萃取
电子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