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湍流度对一种新型气膜孔射流气膜冷却影响,利用商业软件提供的有限体积法求解N-S方程,对湍流度分别为0.4%、10%和20%时的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进行数值模拟.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5到2.0.首先将圆柱孔射流冷却效率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计算得到了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下的流场、径向平均冷却效率.结果表明,湍流度和吹风比对冷却效率都有较大影响.湍流度为0.4%和10%时,最高冷却效率在吹风比1.0时获得;湍流度30%时,最高冷却效率在吹风比2.0时获得.吹风比0.5和1.0时,冷却效率随着湍流度的增加而降低;吹风比2.0时,冷却效率随着湍流度的增加而增加.
推荐文章
冷气横流对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影响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双出口孔
冷却效率
横流
数值模拟
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换热特性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叶片型面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试验研究
叶片型面
气膜冷却
双出口孔
吹风比
冷却效率
叶片前缘气膜冷却离散孔下游湍流特性试验研究
气膜冷却
吹风比
湍流度
实验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湍流度和吹风比对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影响
来源期刊 空气动力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湍流度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4
页数 分类号 V231.1
字数 3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1825.2012.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广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辽宁省数字化工艺仿真与试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40 118 6.0 8.0
2 张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辽宁省数字化工艺仿真与试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33 110 6.0 8.0
3 吴冬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辽宁省数字化工艺仿真与试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3 15 3.0 3.0
4 高洪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辽宁省数字化工艺仿真与试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湍流度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气动力学学报
双月刊
0258-1825
51-1192/TK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199
相关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asfc.cn/file_show.asp?LanMuID=GZZD0100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