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乙腈加氢反应机理的研究,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HCN在Ni(111),Ni(100)和Ni(110)表面上的吸附,并在1/4覆盖度的基础上讨论了表面吸附结构及吸附能.结果表明:在Ni(111)面,最稳定的吸附构型为HCN分子中C-N键,几乎平行吸附在表面上,其吸附结构为f-η3(N)-h-η3(C),吸附能为1.369 eV.在Ni(100)上,最优吸附构型为HCN吸附在表面上的fcc位,其中C-N键与4个相邻的Ni原子成键,吸附能为1.932 eV.在Ni(110)上,HCN吸附构型与其它两个表面相类似,位于两个long-bridge位,其吸附能为1.780 eV.同时,也通过电子电荷及态密度分析了HCN在Ni(111),Ni(100)和Ni(110)表面上的成键机理,表明吸附的HCN在表面上已重新杂化,形成了非线性弯曲的吸附结构,这更有利于加氢反应的发生.
推荐文章
Ni(111)表面C原子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Ni表面
C吸附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α,β-不饱和醛在Ni-Pt(111)面上吸附的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巴豆醛
肉桂醛
Ni-Pt(111)面
吸附
C在Ni(111)表面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表面吸附
Ni(111)
密度泛函理论
积碳
Ni(111)表面一氧化碳和氢共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Fisher-Tropsch反应
催化作用
Ni(111)p(2×2)/(CO+H)
共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CN在Ni(111),Ni(100)和Ni(110)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HCN Ni表面 吸附 催化加氢 密度泛函理论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与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9-7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7.3
字数 4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93.2012.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巧玲 中北大学理学院 187 1003 14.0 20.0
2 任君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18 64 4.0 7.0
3 贾秀梅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8 21 1.0 4.0
4 辛振东 中北大学理学院 3 2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CN
Ni表面
吸附
催化加氢
密度泛函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3193
14-1332/TH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54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