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为研究我们的思想活动和听说认知事件提供了大量证据。如今,隐喻被看作是理解概念系统中的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本文试图分析比较汉语和迪维希语中"愤怒"一词的隐喻概念化过程,以期为跨语言展示愤怒的情绪状态做出贡献。本文还指出"愤怒"隐喻基于一般身体活动,并从除汉语和英语之外的第三种语言提供事实和数据来证明隐喻在人类理解、表达和推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迪维希语分布在相对隔绝的小岛上,使用人数不足30万,被认为是濒危语种之一。在这个像迪维希语这样的少数族群语言面临灭绝的时代里,本文同样可以看作是对语言帝国主义和少数族群语言灭绝的一次有力冲击。
推荐文章
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英汉习语
概念隐喻
对比分析
跨语言对比视野中的汉语量词再思考
跨语言对比
量词
普遍性
英汉语言对比与英文写作
语言对比
思维方式
差异
英文写作能力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的结合研究
英汉语言
对比
翻译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语和迪维希语中“愤怒”概念隐喻的跨语言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愤怒 容器 隐喻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8-3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H1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Aishath Shanha Ahmed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愤怒
容器
隐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季刊
1007-9106
62-1110/C
大16开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98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