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食品科技       
摘要:
以正常动物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在给药第1d后30 min及连续给药7d后30 min灌胃服用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分别测定不同糖原对血糖生成指数、胰岛素水平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对鲜罗汉果皂苷调节血糖药效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服用鲜罗汉果皂苷对多糖类食物淀粉和蔗糖的血糖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单次给药对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没有明显影响;连续7d服用鲜罗汉果皂苷后,淀粉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均受抑制,血糖峰值或血糖生成指数(GI)显著下降;进食鲜罗汉果皂苷在餐后血糖升高时的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故鲜罗汉果皂苷对正常小鼠餐后血糖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食物葡萄糖转化和提高胰岛素水平是调节降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与干罗汉果皂苷对比,提高餐后胰岛素水平作用鲜罗汉果皂苷比干罗汉果皂苷更显著,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干罗汉果皂苷要比鲜罗汉果皂苷强.
推荐文章
罗汉果研究综述
罗汉果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概况
展望
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罗汉果皂苷提取物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氧化应激
罗汉果甜甙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罗汉果甜甙
T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鲜罗汉果皂苷对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学科
关键词 鲜罗汉果皂苷 调节血糖 药效学 血糖指数 胰岛素 α-葡萄糖苷酶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2-386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078.201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星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47 204 8.0 12.0
2 何超文 中山大学药学院 12 106 6.0 10.0
4 朱晓韵 17 168 7.0 12.0
5 何伟平 6 62 5.0 6.0
6 姚美村 中山大学药学院 41 319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31)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鲜罗汉果皂苷
调节血糖
药效学
血糖指数
胰岛素
α-葡萄糖苷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食品科技
月刊
1673-9078
44-1620/TS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7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