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革兰阳性球菌原型与L型的结构差异,研究新糖脂类化合物抗菌作用部位.方法 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糖脂类新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菌L型的抗菌活性.结果 在体外,新化合物二鼠李糖脂衍生化合物7和鼠李糖脂cleistrioside-5对甲氧西林耐药和敏感的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和敏感的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有一定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阴性杆菌没有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亦没有抗菌活性.结论 糖脂类新化合物的作用部位可能为革兰阳性球菌的细胞壁.
推荐文章
唑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唑类化合物
抗菌
农药
活性
硝基咪唑类化合物的抗菌与抗结核活性
硝基咪唑
抗菌
抗结核
耐药
杂合体
构-效关系
有机硒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有机硒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糖脂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糖脂类化合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L型 抗菌活性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2-8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8.1|R965.1
字数 20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鹏 中国海洋大学药学院 94 597 13.0 21.0
2 王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26 425 9.0 20.0
3 齐慧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21 139 6.0 11.0
4 李英霞 复旦大学药学院 22 45 3.0 5.0
5 张在红 中国海洋大学药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糖脂类化合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L型
抗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半月刊
1001-6821
11-222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82-14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506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