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合成化学       
摘要:
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2,3,4-三氟苯甲酸为原料,经硝化、还原、氧化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中间体2-(2,3,4-三氟-5-硝基苯)-1,3-二氧戊环(4);4分别经7步反应合成了12个新型的苯并噁唑酮或苯并咪唑酮螺嘧啶三酮类化合物(12a~12f,19a~19f),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采用CLSI标准研究了12和19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 B)、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C)和化脓性链球菌(D)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12的抗菌活性优于19,其中12a的抗菌活性最好,对A~D的MIC值分别为8~16μg· mL-1。
推荐文章
新型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丙烯酮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取代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异噻唑啉酮
抗菌活性
大肠杆菌
密度泛函(DFT)
定量构效关系(QSAR)
新型三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三唑啉酮
除草活性
黄瓜子叶生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螺嘧啶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来源期刊 合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螺嘧啶三酮 苯并噁唑酮 苯并咪唑酮 II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合成 抗菌活性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3-66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626.24|O626.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016.08.16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先礼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83 625 13.0 21.0
2 张银勇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 1.0 1.0
6 石程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螺嘧啶三酮
苯并噁唑酮
苯并咪唑酮
II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合成
抗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化学
月刊
1005-1511
51-1427/O6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