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拔出和梁式两种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受力状态下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研究表明:两种受力方式下的试件均有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钢筋拔出与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共同发生、钢筋拔出3种破坏形式;钢筋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黏结应力-滑移曲线都可分为4个阶段,但不同受力方式下每阶段特征略有差异;两种受力方式下,黏结强度都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钢纤维掺量由0%增加到2.0%时,拔出试验的黏结强度增长28.25%,而梁式试验的黏结强度增幅达到58.61%;当活性粉末混凝土中不掺加钢纤维时,梁式试验的黏结强度要小于拔出试验,但掺加钢纤维后,要大于拔出试验.
推荐文章
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与纤维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混凝土
纤维
钢筋
反复加载试验
黏结性能
钢筋黏结性能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
黏结性能
表面涂层钢筋
抗剪性能
破坏形态
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局部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自密实混凝土
拉拔试验
局部黏结应力
不均匀系数
位置函数
纳米高岭土改性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
纳米高岭土
黏结性能
黏结强度
锈蚀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受力方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中钢筋黏结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拔出试验 梁式试验 黏结强度 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建筑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0,104
页数 分类号 TU502
字数 3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291.2012.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方方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2 94 6.0 9.0
2 安明喆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91 1794 25.0 39.0
3 余自若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6 768 17.0 26.0
4 张鸿儒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76 1087 19.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粉末混凝土
拔出试验
梁式试验
黏结强度
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0291
11-5258/U
大16开
北京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84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