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时下,对磨课一词并不陌生。许多老师在套用“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的语义结构之后.得出“好课是磨出来的”结论。尽管。磨课与修改文章有许多差异。但“好课是磨出来的”绝对深入人心。问题是:许多教师因为语义结构的相似,把“磨课”当成了“修改”,在设计一个预案之后,以修改文章的方法。不断调整。更有甚者,某学校还要求教师在曾经的教案基础上进行“修改”,据说。理论依据就是“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和“好课是磨出来的”。难道。磨课的内涵只有这些?难道。磨课的方法如此简单?我们有必要厘清“磨”与“修改”的区别。求得“磨课”的基本方法,更需要在学习名师磨课艺术基础上,获得磨课的智慧。
推荐文章
让微课成为小学数学课堂靓丽的风景
微课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让游戏活动成为小学语文课堂靓丽的风景
小学语文
游戏活动
课堂教学
让游戏活动成为小学语文课堂靓丽的风景
游戏活动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磨”出课堂的靓丽
来源期刊 四川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课堂 语义结构 修改 文章 教师 老师 教案 学校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月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0
页数 分类号 G424.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910.2012.0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小刚 5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课堂
语义结构
修改
文章
教师
老师
教案
学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教育
月刊
1005-1910
51-1056/G4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6楼
62-10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7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