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红黏土是一种对环境湿、热变化敏感的高塑性黏土,用作路基填料时,为改善其路用性能,并延长路基使用寿命,工程中通常掺入一定剂量的石灰对其进行改性.在地下水、降雨入渗和蒸发等自然营力作用下,运营期间路基土的含水率反复变动会对其工程特性产生一定影响.采用两种与实际工况接近的典型干湿路径,开展红黏土及其石灰改性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均匀干湿循环作用下,石灰改性土的黏聚力减小,内摩擦角小幅度增大,抗剪强度略高于红黏土,改性效果不明显;定向干湿循环作用下,石灰改性土的收缩裂缝较少,强度和变形参数均显著提高,路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推荐文章
消石灰改良红黏土室内试验研究
红黏土
改良
干湿循环
裂隙发育
干湿循环下粉质黏土强度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干湿循环
粉质黏土
荷载
强度
变形
红黏土工程性状的干湿循环效应试验研究
红黏土
干湿循环
含水率
强度
压缩模量
上覆荷载作用下红黏土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红黏土
上覆荷载
干湿循环
裂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干湿循环路径的石灰改性红黏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红黏土 干湿循环路径 石灰改性土 路用性能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19-26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勇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07 5142 33.0 48.0
2 樊友杰 4 46 2.0 4.0
3 李新明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 104 3.0 7.0
4 曹豪荣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4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57)
二级引证文献  (97)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3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黏土
干湿循环路径
石灰改性土
路用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相关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shiyanhospital.com/my/art/viewarticle.asp?id=79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