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泥或石灰对江西省某高速公路红黏土进行改良,并采用击实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改良红黏土的击实特性和力学强度特性.结果表明:水泥或石灰的掺量越高,改良红黏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均增大;水泥用量为10%~15%或石灰用量为5%~10%时,改良红黏土的CBR、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较大;尽管干湿循环对改良红黏土的强度不利,但水泥或石灰用量越高,干湿循环后的CBR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建议改良红黏土的水泥用量范围为10%~15%、石灰用量范围5% ~10%.
推荐文章
石灰改良红黏土的试验研究
石灰
红黏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最优石灰掺量
脆性指数
消石灰改良红黏土室内试验研究
红黏土
改良
干湿循环
裂隙发育
水泥搅拌法改良桂林红黏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软弱红黏
加固参数
强度
水泥搅拌法
桂林
碱处理红黏土的力学强度试验研究
红黏土
碱处理
加固
应力路径
力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泥或石灰改良红黏土的力学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路基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红黏土 击实试验 承载比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泥掺量 石灰掺量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16.03
字数 46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79/j.issn.1003-8825.2017.05.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文华 6 19 2.0 4.0
2 刘超群 10 34 4.0 5.0
3 刘中启 1 16 1.0 1.0
4 刘栋 7 4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黏土
击实试验
承载比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泥掺量
石灰掺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路基工程
双月刊
1003-8825
51-1414/U
大16开
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6号
62-156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26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