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道菜肴,色、形的美都已达要求,如果味不够美,就会被全盘否定,这已是人们对美食追求的一种规律.如果只追求莱肴色与形的美而置"味"于不顾,必然是"中看不中吃",失去了食物的本来意义.中华民族善于知味、辨味、用味、造味,中国烹饪便产生了数不清的味道,中国的烹饪艺术也就处在多变的状态之中.中国菜的味道经过长期积累和实践,形成了若干流派和各地方风味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和物产都有不同,各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与传统风俗也多有差异所以在吃什么和怎么吃的问题上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再结合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积淀,不同的菜系也就逐渐成形了.
推荐文章
举箸知其味--浅谈语文味教学法
语文味
语言
情感
文学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保护发展对策
少数民族
饮食文化
保护发展
炼出“语文味”
钻研
素养
有效
语文味
融合“两味”,创设情境
生活味
数学味
有效融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知味辨味用味造味——饮食文化之菜系说
来源期刊 中老年保健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饮食与健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老年保健
月刊
1002-7157
11-1015/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中日友好医院内
82-22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8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