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植物的恢复是水生态修复的关键,但在光照、溶解氧以及水力条件等满足的情况下,不同性质的底质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以菹草(Potrmogeton crispus)为研究对象,通过向过适宜营养条件下的底泥中添加原底泥30%、70%、100%体积量的沙,以改变底质的物理性质,在30 d 内测定菹草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植物叶绿素、植物干物率、植物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几种处理试验组中,掺加原底泥体积70%沙组的 CAT 活性响应得较慢,在第20天时才达最大;全底泥和掺加原底泥体积30%沙的2个试验组10 d 后 POD 活性持续上升,而掺加原底泥体积70%和100%组对POD 的响应则几乎停止;各试验组植物叶绿素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掺加原底泥体积100%沙组中植物叶绿素最高.植物干物率在20 d 后都呈现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若只通过加沙改变河道底质性质,则加原底泥体积70%~100%的沙对菹草的生长相对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