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大部分学者都以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和语篇功能理论为基础,对语篇连贯进行了大量分析。根据韩礼德的理论,语篇要依赖连接词才能构成一个整体。然而中国的诗词注重意合,古诗词更是汉语意合的高度体现,词与词之间并无连贯词。因此。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古诗词的语篇分析。而现在对古诗词进行的研究基本都是从诗词的意境、写作手法上入手,极少有人用兰盖克认知语法的观点来分析。故本文从兰盖克心理扫描理论出发,以唐诗《枫桥夜泊》为例,来分析古诗词的语篇连贯。
推荐文章
意象解读与语篇连贯
意象
连贯
认知
解读
古诗《枫桥夜泊》的文本解析与朗读教学
张继
《枫桥夜泊》
文本解析
朗读教学
英语语篇中语义连贯手段的探讨
英语语篇
语义连贯
阅读理解
唐诗语篇中的隐性衔接探微
隐性衔接
唐诗
语篇
连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理扫描观照下的语篇连贯——以唐诗《枫桥夜泊》为例
来源期刊 文史博览:理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顺序扫描 整体扫描 《枫桥夜泊》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与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37
页数 分类号 I22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生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30 195 6.0 13.0
2 谭珺文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顺序扫描
整体扫描
《枫桥夜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史博览(理论)
月刊
1672-8653
43-1433/K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
42-315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6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