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孔子用"不学《诗》(即《诗经》,下同)无以言"来说明学《诗》的重要性,以为政之"正"、"仁者爱人"作为"思无邪"的主轴,因而在善与美的关系上主张以善为质,以美为文,善美圆融。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主张诗为礼之赞,礼为诗之理;乐为礼之饰,礼为乐之则;诗为乐之志,乐为诗之节。民之父母,必须达到"五至"、"三无"的大美境界。孔子还以画(绘事后素)解诗,揭示了诗、画、礼的递进美与回旋美,并以《诗经》首篇《关睢》为典范,强调中和、雅正之美。
推荐文章
"大同"是孔子的社会理想吗?
孔子
墨家
大同
社会理想
孔子与《诗》
孔子
<诗>
编辑思想
选择标准
编辑工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孔子诗论蠡测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孔子诗论 蠡测 《诗经》 仁者爱人 民之父母 《关睢》 《诗》 思无邪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美学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B222.2
字数 77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明居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2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子诗论
蠡测
《诗经》
仁者爱人
民之父母
《关睢》
《诗》
思无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1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