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尝试运用巴赫金的"我/他关系哲学"来解读《毛猿》,通过对主人公扬克早期的归属感和后来自我身份丧失的强烈对比,映射出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表征了巴赫金"我/他关系"这一哲学思想。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毛猿》在巴赫金“我/他关系哲学”视野中的解读
来源期刊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毛猿》 扬克 巴赫金 他关系哲学 “我眼中之我” “他人眼中之我”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
页数 2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新美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猿》
扬克
巴赫金
他关系哲学
“我眼中之我”
“他人眼中之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旬刊
1009-6167
42-1617/G4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湖北教育报刊社2
38-526
出版文献量(篇)
112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