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DLS)位移方向与脊椎形态变化规律及原因.方法:随机抽取腰椎CT扫描,选择脊柱无滑脱及DLS后滑、前滑各50例图像资料,分别测量椎间高度及静息状态终板面夹角变化,对DLS滑脱程度分度,对DLS伴小关节损害的程度分级,同时观察椎体及小关节形态改变.结果:DLS 发生节段与位移方向不同,椎间高度降低部位、静息状态下终板面夹角及椎体、小关节形态变化有显著差异性(P<0.01).前滑者主要在下位腰节段,椎后部高度降低明显,静息状态终板面夹角增大,小关节损害重,关节突常短缩、关节面更近矢状;后滑者主要在上位腰节段,椎前部高度降低明显,静息状态终板面夹角减小,小关节无或仅轻度损害、部份间隙还略宽.结论:DLS是一慢性、浙进性的发展过程,滑脱脊椎的位移方向与节段内椎骨形态及静息状态终板面夹角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不同腰节段DLS椎体的位移方向有明确指向性.导致原因可能与腰段脊椎的前弓后突形态及退变使主应力载面椎骨磨损、减薄、变形而加重这一前弓后突的形态性变化,使脊柱主应力轴线与切力负荷在局部节段进一步发生位移与加大有关.
推荐文章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腰椎
非手术治疗
腰椎退行性滑脱与小关节形态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腰椎
关节突关节
退行性滑脱
小关节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行性腰椎滑脱位移方向与椎骨形态变化及原因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滑脱 退变 腰椎 椎间高度 静息终板面夹角 形态 脊柱 主应力载面 切力负荷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6
页数 分类号 R681.5
字数 44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仲华 眉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2 4 1.0 2.0
2 魏建勇 眉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1 0 0.0 0.0
3 张金华 眉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滑脱
退变
腰椎
椎间高度
静息终板面夹角
形态
脊柱
主应力载面
切力负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下旬刊)
月刊
1672-3783
43-1386/R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