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自己的诗作,鲁迅并不十分看重.他在1934年10月13日给《集外集》编者杨霁云的信中说:"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自己记得的也不过那一点,再没有什么了."①12月9日的信中又说:"旧诗本非所长,不得已而作,后辄忘却,今写出能记忆者数章."②12月20日的信中还提到:"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无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殊亦可笑."③尽管鲁迅对于自己的诗作,始终抱着自谦的态度,但他并不反对将这些诗作收集起来.因此,除了就其中的题目进行调整外,还不断给杨霁云提供新的诗作.在鲁迅的直接帮助下,杨霁云将鲁迅的14首诗作编入了《集外集》,1935年5月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出版,这是鲁迅诗作的首次集中披露.
推荐文章
时代变迁下的社会元素 ——论“小红帽”三个版本
社会元素
时代变迁
《小红帽》
改写
鲁迅140多个笔名的由来
笔名
鲁迅
思想变迁
斗争艺术
革命家
文学家
我们应当建立怎样的鲁迅观
鲁迅观
思想核心
历史价值
立人
鲁迅编辑书刊的美学特征
鲁迅
编辑书刊
美学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鲁迅诗稿》的版本变迁
来源期刊 出版史料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出版史料
季刊
1672-2299
11-4805/G2
16开
北京市
82-85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