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将固体白色粉末状膨松剂添加到绒毛浆板抄造工艺中,研究其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膨松剂在纤维表面的附着状态,揭示膨松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膨松剂用量为2.58%时,绒毛浆板的耐破指数为0.59 kPa.m2/g,紧度为0.51 g/cm3,干蓬松度为24.7 cm3/g,此时耐破指数和吸液时间分别较不加膨松剂的绒毛浆板降低了30.6%和44.7%,接近高档进口商品绒毛浆的性能;而吸液时间2.1s与吸液量8.0 g/g均与国家优等品标准接近.同时SEM的观测结果显示,添加膨松剂后,一方面膨松剂粒子附着在纤维粗糙处,一定程度降低了纤维丝的缠绕紧度;另一方面,膨松剂粒子絮聚在纤维束上,对纤维束起到一定的包裹作用,使纤维之间的距离增大,纤维间氢键的形成因此受到影响,结合力减弱,达到了调节绒毛浆板耐破度的目的.
推荐文章
制备绒毛浆的复合绒毛化处理工艺研究
绒毛浆
耐破指数
吸收性
干蓬松度
光照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光照条件
母猪
繁殖性能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硫酸盐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作用机理
聚羧酸减水剂
硫酸盐
zeta电位
竞争吸附
絮凝结构
具有不同反应速率的SAPP与复合膨松剂
反应速率
酸式磷酸盐
复合膨松剂
焙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膨松剂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来源期刊 中国造纸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膨松剂 绒毛浆 SEM 绒毛浆性能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727
字数 44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永建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与能源学院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 110 507 13.0 16.0
2 王倩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与能源学院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 16 15 2.0 3.0
3 王皎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与能源学院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 3 17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膨松剂
绒毛浆
SEM
绒毛浆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造纸
月刊
0254-508X
11-1967/T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2-194
196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8253
论文1v1指导